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> 教师频道>> 教学科研>> 试卷评价
莆田二中2011-2012学年下学期期中高二年段试卷评价
【发布时间:2012-05-10】 【作者:/来源:】【关闭窗口】

           莆田二中高二政治第七学段考试试卷评价< xml:namespace prefix = o ns = "urn:schemas-microsoft-com:office:office" />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郑海英  2012.5

一、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内容。

     考试范围为《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》的全部内容。考虑到高二学生的实际,命题既要符合新课程理念,又要考查基础知识。命题做到知识立意为主兼能力立意,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。命题参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《考试说明》和《课程标准》,尽量覆盖《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》的主干知识。

二、试卷结构。

   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,有65题,共65分。非选择题有3题,共35分。全卷满分100分,考试时间120分钟。

三、试题特色

1.基础性

     全面考查考生对所学基础知识、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,所选考点多属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,覆盖到各个专题,基本上做到不偏不怪

2. 能力性

   本次考试在注重考查双基的基础上,适当地体现了能力立意为主线的思想,表现在:其一,全部试题都是运用情景材料设计,要求考生能够通过阅读材料,从中提取有用信息,并在答题中运用这些信息,考查信息收集处理能力;其二,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对试题中事实因素和意识因素的认识,考核考生对基本事实、基本概念和观点的内涵的理解并做出合理判断,包括对选择题素材的理解判断和对主观题中的经济数据、社会现象、基本结论的比较分析,考核理解判断能力;第三,试题要求考生通过对社会热点、生活实际和历史现象的具体分析,明确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意义,分析事物的成因,归纳出社会政治、思维领域的科学结论,考核分析归纳能力;第四,试题要求考生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,运用不同知识综合解决较为复杂的现实问题,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,考核综合运用能力。

3. 人文性

    试题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考核,体现人文性。在情境选用和问题设计中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,关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、经验和学习思维特点,强调学生参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能力,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等。

四、答题情况分析及对策

各班的平均分:15班:75.5分;16班:62分;17班:62.1分;18班:60.1分;19班:66.3分;20班:64.5分。平均分数据说明试卷的难度设计符合命题要求,试卷题量适中。

1.单项选择题

   单项选择题满分为65分,得分最高为64分,得分在60分以上的学生:23人。选择题部分得分率较高,特别是15班学生失分较少,而其他班学生失分参差不同,有的同学基础不够扎实。答对率为50%以下的有5题。

 2.主观题

   主观题满分为35分,得分最高为27分,得分在20分以上的学生:30人。

第一、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重视政治课;学习政治课方法不当,主要靠死记硬背,对知识没有理解;落实程度较差,平时很少做练习,或应付抄袭,考前突击背诵。

对策:教会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。要让学生首先理解知识,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;在记忆时要抓关键词,然后加以扩展;加强知识的落实,课前做好预习,新课后要有时间落实知识,提高课堂效率。要求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,并及时给予批改与订正。

第二、学生理解与解题能力不强。由于本次期中考试主观题都是按高考命题而设计的,题目较灵活,学生得分率比较低。原因:学生审题不清,一部分学生不知道题目中材料与课本知识相联系,回答问题很少用书本理论知识来回答,多数是用自己白话来阐述,并且回答问题条理也不清。平时缺少训练,不会答题。大部分学生的情况是:虽然知识会背,但却不会运用.如:66题“从国家权力的运行方式来看,材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发展趋势 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 ”大部分学生不会运用国体和政体关系分析。

   对策:引导学生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,在课堂教学当中多运用具体---抽象---具体方法,加强以材料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解题。同时,教师在分析试卷和练习时,注重解题方法与技巧的讲解。并且针对书本重点知识,加强练习,让学生对重点知识以及解题方法与技巧达到熟能生巧,巧能生精,融汇贯通。

第三、在这次期中考试当中,一部分认真按老师要求学习的学生考出了较好的分数,所以在今后教学中,还需要加强对尖子学生的培养与指导。我们现在平时教学及作业批改中注重分层次教学,对有不同的学生,有不同层次的要求.这样,既有利于培养尖子生,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.

 

 

2011-2012学年高二语文第七学段试卷评价

一、试卷模式

与高考试卷模式对照,有一定的变化,古诗文高考占27分,本次44份,增加默写及对课内翻译的考查,课外文言阅读也多了两道选择,诗歌由6分变成7分,经典、名著阅读模式一样,现代文阅读部分,单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,论述类文本阅读(9分)缺失,也没有实用类文本(15分),选择、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考3分,高考占13分,作文分值一样是70分。

二、试卷难度及考试情况

试卷难度不高,题目阅读量比高考试卷少了很多,但总平均分不理想,理科100.9,文理99.11

三、存在问题

  1、答题不准确,得分偏低,尤其基础部分,默写错别字多,同音、近形字没有分辩清楚,或者句子不完整,关键虚词遗漏,课内文言句子关键字、词的翻译有8分,但几乎只拿4分以下的分数,还有不少0分,其中有些句子还是背诵的篇目,学生也翻译不少,说明课堂听得效率差,不能理解着背诵,课外文言多设有选择题,考查句式、活用、是文言基础的基础,但到了高二还不能较好地把握,所以整个古诗文阅读部分准确率偏低。

2、表述无重点,也不规范

如名著的主观题,题目问了很清楚“跟谁说了,结果怎样 ”学生不直截了当地回答“宝玉”“结果”是“经紫鹃解释并吃药调理才渐好”更多学生是不着边际,把重点当作擦边球,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回答,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同样抓不住重点,第15小题“当我们折取橄榄枝”的时候,其实对它已经构成了一种推残,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。学生理解“橄榄枝”的象征意义,但在回答问题上却不明确加以说明,词不达意,泛泛而谈,重点没有突出,也不规范,所以文本能理解,但表达却不尽如人意。

3、作文积累少,空话多

这次是材料作文,要求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

学生在审题上不存在问题,但在作文上还是老大难的问题,没有素材,有了话也较陈旧或者一窝蜂地搬出感动中国人物作论据缺乏新疑、典型,对论据的运用也不会加以议论,要么叙议油水分离,要么空洞说理,没有实质性的内容,要选出些优秀范文,只能无中取有。

四、目标计划

  1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,提高课堂效率。

2、每天一个成语,每周一个主题素材,增加积累。

3、继续议论文专项训练,强化文体意识。

4、梳理孔、孟主要思想,有的放矢理论指导,牢固对经典的把握,对名著进入第二阶段的固定阅读。

5、更好发挥集体